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投稿指南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欢迎光临本站!
 心理健康论文
求助者中心疗法对治疗高校学生中度抑郁的效果探究
发布时间:2021-03-19 点击: 发布:本期刊
摘    要:目的 研究求助者中心疗法对治疗高校学生中度抑郁的效果。方法 选取某地区学校2018年9月以来入学的在校学生共108例,其均为存在中度抑郁的高校学生,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以临床特点为基础,对照组自行选择调整方法,观察组进行求助者中心疗法开展工作。结果 求助者中心疗法对学生心理障碍问题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缩短治疗时间。结论 针对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可以用求助者中心疗法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好,其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升学生生活质量,可予以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中心疗法 学生 中度抑郁

近几年来,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2018年5月对全国学生的心理调查中,超过17%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异常情况,这一数据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而频繁发生的学生自杀、伤人等案件,更是直接刺痛了社会大众的内心,对案例进行深究,不难发现涉事学生的心理较为敏感和脆弱,遇到挫折容易陷入迷茫和恐惧,导致心理压力过大,最终早早结束自己的生命,不仅让亲人深感悲痛,同时也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科学研究显示[2]:因为没有准确了解抑郁程度和抑郁成因,而只是一味选择自我调整,87%的人错过了最佳的解决窗口期。本研究以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求助者中心疗法对治疗学生中度抑郁的效果进行探究,分析已有的研究资料,具体阐述学生心理压力影响因素及表现,以期为缓解心理压力和找出对应的解决方式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地区学校2018年9月以来入学的在校学生共108例,其均为存在中度抑郁的高校学生,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54例学生中,男21例,女33例,年龄18~22岁,病程1~7个月。对照组54例学生中,男22例,女32例,年龄18~21岁,病程1~7个月。两组学生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学生入校后,均以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SDS)进行心理状况的测评,并通过辅导员访谈、转介学校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判定其病情并进行记录。以临床特点为基础,对照组自行选择调整方法,观察组进行求助者中心疗法开展工作。
求助者中心疗法是指咨询师不是理性地谈论求助者所关心的问题,而是直接关注求助者在某一时刻内心深处所关心的问题。求助者中心疗法的技术包括:①促进设身处地的理解技术;②坦诚交流的技术;③表达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
1.3 观察指标
本次调查主要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包括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治疗时间三个方面。心理状态以SDS进行测评,生活质量以大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进行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使用“均值±标准差”(x¯±s)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的心理态势
两组学生治疗前心理态势均不理想,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学生心理态势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的SDS评分对比(x¯±s) 
组别 例数 SDS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54 67.41±4.23 57.14±1.92
对照组 54 66.24±3.61 60.43±2.31
t 1.546 8.049
P 0.125 0.000
2.2 两组学生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时间
两组学生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学生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治疗时间对比(x¯±s) 
组别 例数 生活质量 治疗时间(d)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54 69.13±4.84 89.22±5.81 37.15±5.91
对照组 54 59.31±4.53 88.52±6.14 48.91±7.42
t 0.609 10.885 9.110
P 0.544 0.000 0.000

3 讨论

科学研究显示[3]:因为没有准确了解抑郁程度和抑郁成因,而一味选择自我调整,87%的人错过了最佳的解决窗口期。在本次研究中尝试了求助者中心疗法治疗方法,通过更灵活的手段进行治疗干预,有助于帮助学生逐步摆脱心理负担,从根本上解决心理压力问题。从结果上看,观察组学生的心理情况、治疗时间、生活质量等指标也更理想,体现了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价值。求助者中心疗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心理障碍问题的治疗效果,也能缩短治疗时间,提升学生生活质量,可予以应用和推广。
目前学生在心理失调方面的表现差异,与其心理健康水平与应对方式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4],通过提高其自身应对能力,并通过有效的工作来培养其正确的行为与认知,从而有效改善当前学生心理失调的现状。本文对人性的看法是积极的、乐观的,相信每个人都是理性的、能够自主和自我负责,每个人都有积极的人生趋向,因此人可以不断地成长与发展,最终实现自我。人的负面情绪,如愤怒、失望、悲痛、敌视等,是由于人在爱与被爱、安全感、归属感等基本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遭受挫折而产生的。人有能力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寻求改变,以达到并保持心理健康[5]。
基于以上的理念,联合学校、家庭、学生朋辈辅导从而构建出三位一体的协作工作模式,构建出针对缓解学生心理失调的支持网络,对于改善我国学生的心理现状、缓解突发性心理问题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以学校个案工作方式:个案工作是指一对一的工作方式,通过采用直接交流、面谈的方式,教育工作者利用心理知识和教育技能,对于教育对象采取的一种工作方式。学校个案工作能够通过对学生提供帮助,从而针对学生的烦恼和心理压力因素进行有效舒缓。在以学校个案工作方式中,主要是以行为修正、人本治疗为基本的理论,遵循“非指导性的原则”,旨在充分发挥出个体在自我修正过程的积极作用。学校个案的工作方式强调了人与人之间良好的沟通和交流[6],并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改善个体家庭环境和生存环境方面。学生在产生心理问题时,往往是基于自身角色的冲突,对于自身的定位模糊,或者对于自身缺乏良好且全面的了解,从而出现迷茫和困惑等情况。为了能够保证学校个案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基于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才能够以最短的时间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
以学校小组工作方式:第一,学校小组工作简介[7]。学校小组工作指的是在社会工作理论作用下,充分开发小组的潜力,通过对小组其他成员经验的借鉴,来解决自身所存在不足,增强个人能力,实际上是动态的过程,对小组成员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均会产生较大影响。目前,该工作方式中比较常见的方法包括个案分析、角色扮演以及组员讨论等等。第二,学校小组工作方式舒缓学生心理压力可行性分析。通过与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能够获取到正面的积极影响,并且在与遭遇同样难题的学生沟通过程中,吸收到更多的经验,相对于学校一对一的工作方式,小组工作治疗方式所辐射的学生数量更多。此外,小组讨论方法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从其他成员处获取更加客观、全面的评价;个案研究法的应用则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细致的参考;角色扮演法的使用则能够帮助学生增强抗压能力,最终在这些方法的共同作用下,为学生舒缓心理压力创造途径。第三,学校小组工作过程。学校小组工作过程主要由五个环节构成,分别包括小组建立、活动、维持、结案以及后续工作,其中活动环节作为关键的组成部分,需要重点进行分析。
加强学生心理预警机制中的家校共同工作方式:当个体无法自行解决心理问题时,则必须通过外部心理干预的方式才能够化解心理危机。由于我国学生的在校时间较长,因此,需要在学校内建立有效的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帮助其早日摆脱心理失衡状态,并恢复其自身的能力[8]。心理预警干预工作过程:首先,应当对于目标学生的认知、情感以及行为方面的表现进行合理和迅速地评估,从而最大程度保障目标学生的心理安全;其次,则需要从目标学生的角度出发,要注重方法的合理性,充分考虑到目标学生的心理情况,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让目标学生感受到支持和环境的安全,使其能够顺利敞开心扉,并采用监控与跟踪治疗的方式,定期评估目标学生的心理状态。
开展“珍爱生命、阳光生活”主题教育工作的朋辈辅导方式:与专业心理辅导相比,朋辈辅导具有自发性、义务性、亲情性、友谊性和简便有效性。由同龄人担任心理辅导员,一是可以帮助心理辅导老师回答同学们较为简单的问题,二是相近的价值观念、经验、生活方式使得朋辈心理辅导更适合应对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问题[9]。朋辈心理辅导不同于一般性质的聊天,又不及心理辅导的专业性,但却能产生专业心理辅导所不及的效果[9]。通过开展“珍爱生命,阳光生活”主题班会,以及“感悟挫折,学会成长”“找寻生命的意义”“人际交流与沟通”为主题的阳光心理团体辅导,可以增加成员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群体凝聚力,让同学们深入了解生命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营造和谐温馨的生活环境。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的精英,同时也是建设祖国的栋梁,而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其个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王成德,康金艳,段晓娟.学生心理压力状况及应对策略[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2):115-119.
[2]张昊冉.海南省高校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与研究[D].海口:海南大学,2013.
[3]邓慧娟.学生心理压力、应付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4]龚勋.湖南省高校学生心理压力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5]高正亮,陈斌.学生心理压力和心理韧性的关系研究[J].四川精神卫生,2014,4(6):541-544.
[6]竭婧,傅安国,杜杰.海南省学生心理压力感现状调查研究[J].重庆医学,2015,5(4):502-505.
[7]刘丽萍.大健康理念下音乐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评《音乐与健康》[J].中国食用菌,2019,38(12):23.
[8]童一帆.试析音乐治疗在缓解高职学生心理压力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9,39(23):245+254.
[9]程晓.音乐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优势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9):238+240.

企业信誉保障

企业信誉保障

工商可查,网站备案可查

售后服务保障

售后服务保障

一对一跟踪,确保零错误

客户信息安全

客户信息安全

客户资料严格管理和保密

无条件退款

无条件退款

发表不成功全额退款机制

期刊质量保障

期刊质量保障

正规期刊,全文网上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