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投稿指南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欢迎光临本站!
 临床医学论文
浮针疗法治疗痛证的临床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3-07-07 点击: 发布:本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化医疗的发展,痛证治疗也从单一维度治疗组织损伤逐渐向感觉、情绪、认知、社会的多模式镇痛转变。该文结合国内外近年来疼痛医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简要梳理了近10年采用浮针疗法治疗各类痛证的临床研究,从实践成果及操作特点出发,从疼痛医学角度探究浮针疗法的理论依据及原理,并针对目前浮针疗法在疼痛领域的临床应用优势与不足进行剖析。
关键词:浮针疗法;疼痛;镇痛;
 
2020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组织将疼痛定义修改为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或类似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情感体验。随着现代化医疗的发展,痛证治疗也从单一维度治疗组织损伤逐渐向感觉、情绪、认知、社会的多模式镇痛转变。常规药物治疗常伴随不良反应及成瘾性,因而在寻求镇痛安全性、提高镇痛疗效、贯彻落实多模式镇痛理念的道路上,发展非药物辅助镇痛治疗十分必要。
20余年前,符仲华博士从腕踝针出发,结合多年临床心得与现代疼痛医学的成果,发明了一种新式快速镇痛的针刺疗法——浮针疗法。浮针疗法操作简便,止痛效果显著,本文总结了以往的研究,对近年临床中浮针疗法在痛证的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浮针疗法的特点
进针点选择:符仲华教授通过对内经刺法的反思,结合对现代解剖和组织胚胎学的思考,认为以疼痛病灶周围为进针点,镇痛效果更优。随着研究的深入,符教授又从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MTr P)中汲取灵感,创立患肌理论,提出以寻找患肌作为寻找浮针进针点的关键。不少学者将浮针与西方干针医学(dry needling,DN)联系在一起,浮针疗法与DN都关注MTr P,但二者在进针点选取上有所不同。DN多在MTr P上直接进针,针尖直达病所;而浮针在治疗前寻找疼痛病灶周围仍处于痉挛状态的患肌,不局限于某一固定位点进针,仅在患肌周围使用浮针针具快速刺入,针尖不达病所。
扫散运针手法:浮针进针后,针体沿进针点平刺或斜刺后不入肌层,仅沿浅筋膜向前行走推进,可稍提起针身,使针身在表皮呈线状隆起,而后将针体在皮下筋膜层摆动,进行大面积扇形扫散。扫散手法分为2种方式,左右摆动以及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做椭圆运动,左右摆动手法在临床中最为常见。不同于小针刀疗法等常用的疏通剥离法,扫散仅对皮下组织进行了牵拉,不直接剥离松解粘连、挛缩的病灶周围组织。
再灌注活动:再灌注活动要求医者在浮针进针后,引导患者主动或被动地收缩患处,使挛缩的肌群反复经历缺血-充血状态,人为地增快患肌及周围肌肉组织的血液灌注速度,加快肌群代谢产物排出速度,缓解患肌缺血、缺氧的状态,以缓解疼痛。
浮针镇痛理论机制
疼痛的发生多与外周痛觉调节机制及中枢痛觉调节机制相关:外周疼痛常因外周损伤,致痛物质、炎性介质、趋化因子等损伤介质增多,激活损伤感受器,或下调疼痛感受器阈值,使外周痛觉敏化[1];中枢疼痛机制多因连续外周敏化,外周感觉传入纤维持续投射疼痛信号至脊髓后角,使脊髓背角神经元异常兴奋,形成中枢痛觉敏化[2]。结合疼痛的研究进展及浮针的特点,可能存在以下几种镇痛机制假说。
肌筋膜学说:肌筋膜组织被认为直接参与了肌肉活动和疼痛发生等多个环节,包括直接调控免疫细胞及诱导组织中细胞因子谱的变化。不良习惯、劳损等使肌筋膜组织发生生物张力结构重构,针刺可机械性撕裂该结构,改变筋膜内力学平衡,调整损伤组织的高张状态及应力遮挡,使患处肌筋膜组织张力塌陷。Langevin[3]研究发现,正常组织在进行拉伸活动后,纤维母细胞扩张、细胞骨架重塑,可促进腺苷酸释放,从而改变疼痛信号的上传,而损伤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在持续的拉伸反应中并不扩张,其肌筋膜组织长期僵化引起疼痛。针刺患处除了促进局部结缔组织腺苷酸的释放,还可对肌筋膜组织产生机械刺激镇痛,模拟正常组织的拉伸活动,协同加速肌筋膜组织重塑。浮针辅助手法对局部粘连进行牵拉、松解,改变了疏松结缔组织的液晶态空间构型,减少组织液压阻力,利用生物反压电效应,将机械信息转化为生物电流,改善组织修复能力,缓解疼痛。
患肌及MTr P的灭活:MTr P是紧绷的骨骼肌中坚硬、离散、可触及的高敏压痛条索状结节。在1816年,人们就已有意识地将肌肉中的“增厚结节”与局部区域性肌肉疼痛联系起来,直到1950年代“MTr P”这一术语才被正式提出[4]。MTr Ps内肌纤维细胞线粒体大量丢失,周围组织始终处于缺血缺氧及高代谢状态,局部炎性因子与损伤神经递质浓度增高,外周痛觉敏化。针刺MTr P可提高外周疼痛阈值,减少皮肤交感神经反应和神经肌肉接头反应[5]。利用肌骨超声观察腰痛患者经浮针治疗后多裂肌的形态变化,可见多裂肌横切面直径较治疗前明显缩小[6]。
再灌注与能量代谢:在能量代谢危机理论的影响下,各类因素引发的组织灌注不足与疼痛的发生存在高度相关性。机械性重复运动或不良习惯等因素会使组织结构发生缓慢改变,收缩的肌纤维压迫毛细血管,引起组织及周边血流动力学改变,使组织长期处于低灌注的损伤状态。MTr P附近代谢压力增加,血流量较正常肌肉组织减少,代谢减慢。作为细胞能量和物质代谢的中心,线粒体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在一项浮针疗法对坐骨神经痛大鼠骨骼肌组织线粒体结构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中,浮针治疗后,大鼠肌组织中线粒体中柠檬酸合酶和复合物Ⅱ的含量明显增加,环氧合酶1蛋白的活性表达活跃,肌细胞供能增加,证实浮针疗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慢性疼痛大鼠组织供能和代谢水平[7]。
浮针在治疗各类痛证中的应用
肌肉及肌肉前后疼痛:肌肉一直是浮针疗法绕不开的内核,肌肉前病痛、肌肉病痛及肌肉后病痛为浮针疗法疗效最明确的适应证。
肌肉前病痛是指由其他疾病或因素诱使健康肌肉转变为患肌,进而导致疼痛的发生。肩周炎是一种较为典型的肌肉前病痛,其病因多为肩关节退行性病变及组织慢性劳损。范曼琪等[8]认为肩周肌群缺血缺氧是肩关节周围炎疼痛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在寻找患肌时,可从疼痛部位、肩关节运动受限的关键肌群、影响肩关节运动的主要肌群、肩关节血供相关肌肉4个方向寻找。
肌肉病痛是指肌肉本身的损伤引发的疼痛及相关症状,常见病种如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慢性膝关节痛等。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研究中,马瑀彤等[9]将浮针疗法与董氏奇穴毫针针刺治疗联合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发现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降低,认为浮针疗法在改善炎性症状、缓解疼痛方面疗效突出。
肌肉后病痛是指因肌肉损伤重构,使血管、神经受累,而致使疼痛产生的疾患。前斜角肌综合征因前斜角肌改变卡压臂丛神经及锁骨下静脉从,引发疼痛、麻木感而被归为肌肉后病痛。陈兴贤等[10]对20例前斜角肌综合征患者进行浮针治疗,取患侧前斜角肌6~8 cm外的锁骨上窝附近平坦处进针,半数患者痛麻感、体征改善>70%。
在内科杂病的研究及应用:浮针治疗内科杂病方面亦颇有疗效。癌痛是癌症患者最棘手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张晓东[11]选取中度局限性疼痛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吗啡缓释片,依据疼痛情况进行药量调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取疼痛局限部位处进针,配合再灌注疗法,观察组有效率高达91.7%。原发性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痛经状态下,子宫平滑肌收缩,子宫血液循环不畅。股内收肌群的骨骼附着处、耻骨联合上缘的腹直肌和棱锥肌附着处发生无菌性炎症病变是原发性痛经疼痛发生的真正病因。周娟[12]采用浮针联合中药热敷法治疗原发性痛经,选取双小腿内侧三阴交处为进针点,沿足太阴脾经走行方向进针,配合中药热奄包小腹热敷,其痊愈率及复发率均优于西药口服。
在创伤镇痛的研究及应用:除目前较为明确的适应证外,仍存在部分病症尚未纳入浮针明确适应证的行列,但这不代表浮针疗法对这类病症毫无疗效,创伤类疾病是其中之一。有研究发现,外伤骨折及手术打击可诱发患肢周围产生大量MTr P,加重术后疼痛,沿肌肉走行方向寻找MTr P,经浮针治疗后可减少患肢周围MTr P数量[13]。田明波等[14]查找23例初次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股外侧肌、股直肌及股内侧肌中段MTr P,采用浮针疗法进行术后镇痛,发现浮针疗法可有效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加速股四头肌肌力恢复。
展望
浮针疗法存在的不足:(1)在患肌的查找上,浮针多依赖医者经验触按,常不够准确,影响浮针疗效。而借助影像学检查手段作为MTr Ps的诊断工具,如肌电图、超声技术、磁共振弹性成像等,或许能有效提升患肌定位的可靠性。(2)浮针镇痛的作用机制研究仍停留在假说层面,缺少动物实验,缺乏准确、客观的疗效评价指标,使得临床试验结论缺乏可信度。(3)浮针疗法存在滥用现象:大量文献个案化明显,缺少大样本临床研究和科学的治疗后随访,其治疗疗效无法为浮针疗法拓展适应证提供有力支持。
在阿片类药物过度使用的时代,浮针疗法的出现为科学镇痛提供了新思考。但如何规范其操作流程和疗效评价标准,完善理论体系,发挥更好的镇痛效果,平衡疾病谱中“边界”与“探索”之间的关系,仍是未来应当思考的问题。
企业信誉保障

企业信誉保障

工商可查,网站备案可查

售后服务保障

售后服务保障

一对一跟踪,确保零错误

客户信息安全

客户信息安全

客户资料严格管理和保密

无条件退款

无条件退款

发表不成功全额退款机制

期刊质量保障

期刊质量保障

正规期刊,全文网上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