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投稿指南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欢迎光临本站!
 临床医学论文
90例API评分阴性的喘息性婴幼儿短期预干预治疗的临床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12 点击: 发布:本期刊
摘    要:目的 探讨3岁以下API评分阴性的喘息性患儿予以短期预干预治疗后的预后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 在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儿科选取从2016年06月至2017年06月间所收治的有喘息症状的婴幼儿API评分阴性的9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治愈出院,随机平均分为3组(A、B、C组),出院均予以布地奈德混悬液0.5mg加博利康尼雾化(2周后停用)吸入液2.5mg雾化吸入bid治疗至4周。A组(对照组)4周后不再治疗。B组(治疗组1)和C组(治疗组2)继续予以布地奈德混悬液0.5mg雾化吸入bid治疗至8周。C组(治疗组2)于8周后继续予以布地奈德混悬液0.25mg雾化吸入bid治疗至12周。随访所有患儿出院后未来1年内因下呼吸道感染再次住院的的次数和喘息的次数。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A组和B组患儿比较出院1年内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次数(x2=10.29,P<0.05)及喘息次数(x2=9.01,P<0.05)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C组患儿比较出院1年内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次数(x2=11.83,P<0.05)及喘息次数(x2=13.70,P<0.05)明显增加;B组和C组患儿比较出院1年内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次数(x2=1.66,P>0.05)及喘息次数(x2=0.87,P>0.05)无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PI评分阴性的喘息性患儿予以短期预干预治疗后可显著降低出院1年内因下呼吸道感染再次住院的的次数和喘息的次数,预干预治疗时间至少8周。
关键词:API评分 婴幼儿 预干预 喘息性

喘息是目前婴幼儿呼吸道感染后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根据相关流行病学的调查报告显示约33%的婴幼儿会出现至少一次的喘息症状发作。一方面因为婴幼儿时期气道发育不完善及气道免疫功能低下,另一方面常由感染、护理不当、天气变化、空气污染所致。目前婴幼儿反复喘息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国外相关研究报道临床约40%反复喘息的患儿可演变为支气管哮喘。由于婴幼儿肺功能检测实施困难,对哮喘的诊断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有效的将婴幼儿哮喘鉴别出来并给予早期干预处理是当前研究的热点[1]。目前哮喘预测指数(API)仍是临床最简单、有效的预测婴幼儿喘息发展为儿童哮喘的指标[2,3]。哮喘预测指数,能有效地用于预测3岁内喘息儿童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的危险性。具体的临床标准为:在过去1年喘息多于4次,具有1项主要危险因素或2项次要危险因素,API评分为阳性。主要危险因素包括(1)父母有哮喘病史。(2)经医师诊断为特应性皮炎。(3)有吸入变应原致敏的依据。次要危险因素包括(1)有食物变应原致敏的依据。(2)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4%。(3)与感冒无关的喘息。如API阳性,建议按哮喘规范治疗。但临床上API阴性的婴幼儿仍有频繁喘息的可能,而对这一部分患儿如何减少反复喘息,则没有明确的预防措施。本研究就针对3岁以下API评分阴性的喘息性患儿予以短期预干预治疗后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儿科选取从2016年06月至2017年06月间所收治的有喘息症状的婴幼儿API评分阴性的9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3组(A、B、C组)。随防的患儿90例,男66例,女54例,年龄2个月~3岁,平均(12.1±5.2)个月。排除标准:先天性肺发育不良、早产、胸廓畸形、心脏疾病及其他先天性疾病患儿。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并征得患儿家属同意。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出院均予以布地奈德混悬液0.5mg加博利康尼雾化液(2周后停用)2.5mg雾化吸入bid至4周。A组(对照组)4周后不再治疗,B组(治疗组1)继续予以布地奈德混悬液0.5mg雾化吸入bid治疗至8周;C组(治疗组2)继续予以布地奈德混悬液0.25mg雾化吸入bid治疗至12周。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治疗法案。
1.3方法
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患儿父母或其监护人,嘱其完成治疗方案,了解并统计3组患儿出院1年内因下呼吸道感染再次住院的次数及喘息次数。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儿在出院后1年内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次数比较:
A组与B组比较,x2=10.29,P=0.01;A组与C组比较,x2=11.83,P=0.007;B组与C组比较,x2=1.66,P=0.64。
2.2 三组患儿在出院后1年内喘息次数比较:
A组与B组比较,x2=9.01,P=0.02;A组与C组比较,x2=13.70,P=0.003;B组与C组比较,x2=0.875,P=0.83。见表1
表1 1年内因下呼吸道感染再次住院的的次数和喘息的次数比较(例)

3 讨论

婴幼儿喘息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而且非常容易反复,严重影响了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也不同程度的加重了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且反复喘息儿童发展成支气管哮喘的可能性是正常非喘息儿童的5~10倍[4]。喘息性疾病容易反复,而如何减少婴幼儿喘息症状的发作是一线临床上很重要的日常问题。
患儿发生反复喘息其基本的病理变化均为气道的慢性炎症[5]。国内相关研究一致认为,在婴幼儿喘息病的早期,患儿即存在着气道的炎症以及气道重塑现象,因此学者主张对于哮喘的防治需要从婴幼儿开始。API评分阳性的患儿给予正规的抗哮喘治疗后,基本都能得到有效控制,极少反复。而临床上对于API评分阴性的患儿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有效的处理方案,使其反复气喘发作,最后有一部分转变成API评分阳性、甚至进展成典型的哮喘患儿。如果患儿喘息次数小于4次/年,但符合一项主要因素,或者具有一到二项次要因素,此患儿API评分阴性的。但此类患儿绝大部分临床仍需考虑为哮喘高危儿,日后仍有反复喘息发作的可能,仍有发展为哮喘的可能,故仍需要给予一定的预干预治疗,减少日后喘息发作的次数。本研究通过对90例API评分阴性的喘息性婴幼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4周、8周、12周的临床预干预治疗,来观察比较3组患儿未来1年内喘息发作的次数及咳嗽导致的临床住院的次数,发现A组与B组,A组与C组的喘息发作的次数及咳嗽导致的临床住院的次数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的喘息发作的次数及咳嗽导致的临床住院的次数的比较均没有统计学意义。故对于反复喘息发作的API评分阴性的患儿给予至少8周的预干预治疗,可明显降低未来1年内喘息发作次数以及咳嗽导致的住院次数。
通过本课题的临床研究,给予API评分阴性的喘息性婴幼儿一定时间的临床预干预治疗,可明显降低未来1年内喘息发作次数、明显降低咳嗽导致的住院次数。最大限度降低患儿的病痛,可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节约社会的医疗资源。本研究疗效明确,日常操作简单方便,可行性强,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Camargo CA Jr.Human rhinovirus,wheezing illness,and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hildren asthma[J].Am J Respir Crit CareMed,2013,188(11):1281一1282.
[2]Castro-Rodriguez JA.The asthma predictive index:a very useful tool for predicting asthma in young children[J].Allergy Clin Immuno1,2016,126(2):212-216.
[3]Cuilbert'fW.ldentifying and managing the infant and toddler at risk for Asthma[J].J Allergy Clin lmmunol,2010,126(2):417-422.
[4]Park 11,Li Z,Yang XO,et al.A distinct lineage of CD4'f cells regulates tissue inflammation byproducing interleukin17[J].N at lmmunol,2005,6(11):1133-1141.
[5]杨静,于艳艳,王宜芬,等.不同孕期服用叶酸与婴幼儿喘息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35):4310-4312.
 

企业信誉保障

企业信誉保障

工商可查,网站备案可查

售后服务保障

售后服务保障

一对一跟踪,确保零错误

客户信息安全

客户信息安全

客户资料严格管理和保密

无条件退款

无条件退款

发表不成功全额退款机制

期刊质量保障

期刊质量保障

正规期刊,全文网上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