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投稿指南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欢迎光临本站!
 基础医学论文
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4-09 点击: 发布:本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治疗+尿激酶治疗;试验组在基础治疗+尿激酶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治疗优良率及冠状动脉再通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较为显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症状,促进患者预后,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 尿激酶 急性心肌梗死 治疗有效性 生活质量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指冠状动脉急性或持续性缺血缺氧引发的心肌坏死现象,主要是由于过劳、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寒冷刺激、不良生活习惯等导致的[1],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长时间心绞痛、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濒死感、心前区压榨性疼痛、神志障碍、发热、不适及呼吸困难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2]。临床中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般实施药物干预,我院针对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7例开展不同药物的治疗,分别给予了尿激酶+基础治疗和加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旨在分析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试验组24例。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40~78岁,平均(61.23±5.69)岁;发病时间0.5~6 h,平均(2.23±1.55)h。试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41~79岁,平均(61.33±5.69)岁,发病时间0.7~6 h,平均(2.26±1.53)h。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及影像学检查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诊断标准》的诊断标准[3];(2)发病时间在8 h内;(3)经心电图检查后显示相邻两个或多个导联ST-T段抬高。
排除标准:(1)合并较为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躯体障碍、精神障碍、溶栓禁忌证;(2)不同意参与本次观察;(3)存在消化性溃疡或药物过敏的患者。
方法:(1)对照组实施基础治疗+尿激酶治疗:为患者开展心电监护、常规检查及症状干预等基础性治疗,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0.9%的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尿激酶100万U进行治疗,要求在半小时内滴完,1次/d,连续治疗半个月。(2)试验组在基础治疗+尿激酶治疗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基础治疗方案与对照组一致;在溶栓前先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5 000 IU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进行治疗,1次/d,连续治疗半个月,随后再给予尿激酶进行治疗(同对照组)。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半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治疗优良率、冠状动脉再通率。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第三版生活质量评分量表,总分为100分,分数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比。
疗效判定标准:(1)优:溶栓治疗2 h后,患者心绞痛、呼吸困难及心前区压榨性疼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治疗半个月后,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无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并痊愈出院;(2)良:溶栓治疗2 h后,心电图ST段抬高下降50%以上,治疗半个月后,呼吸困难、心绞痛及濒死感等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3)无效:溶栓治疗2 h后,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心功能无变化[4]。治疗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25.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试验组治疗半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优良率及冠状动脉再通率比较:试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优良率及冠状动脉再通率均优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优良率及冠状动脉再通率比较(n)

讨论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及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现阶段临床中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使其成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有效、及时的临床治疗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基础,临床中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应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冠状动脉血管血流为原则,只有在短时间内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才能缩小心肌梗死的面积,控制患者病情的进一步恶化,降低死亡及并发症现象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尿激酶属于从人胚胎肾组织培养液中获得丝氨酸蛋白水解酶的胰蛋白酶药物,属于临床中较为常用的溶栓类药物,尿激酶蛋白含有两个亚基,分子量为54 000及33 000。尿激酶能直接作用在内源性纤溶系统上,从而将纤溶酶源催化裂解为纤溶酶,继而对血循环内的纤维蛋白原、部分凝血因素及纤维蛋白凝块进行有效降解,对于新形成的血栓具有较为显著的溶栓治疗效果,对于提高ADP酶的活性具有积极意义,能显著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现象,减少血栓现象的形成和出现。但许鹏等在临床的研究报道中提出[5],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若单纯给予患者尿激酶这一药物进行治疗干预并不能获得显著的治疗疗效,无法很好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当前临床中认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要求通过联合用药的方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减少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现象的出现,进一步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联合用药治疗中的低分子肝素属于一类天然抗凝血药,具有较为显著的抗血栓作用,其具有较高生物利用率和较长半衰期,可最大程度上减少出血现象的发生,且作用在主动脉内球囊反博期间的抗凝效果较好,可以升高患者心室射血分数,促使患者血小板处于正常范围内[6],缓解患者长时间心绞痛、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出汗、恐惧、濒死感、神志不清、周身不适及呼吸困难等等临床症状,缩短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冠状动脉再通,提高药物治疗有效性,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的试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优良率、冠状动脉再通率等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实施单纯尿激酶治疗的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且试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相对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显著更短,这一结果与李根区、王海燕[7]在临床观察报道中所得结果相近,进一步说明了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和意义,说明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的有效性较为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一系列并发症现象的出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利于患者康复及预后。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低分子肝素和尿激酶治疗的有效性较高,促进患者治疗有效性的提高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建议临床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张振华,孙汉雷,王亭亭.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4):7-8.
[2]蔡小芹,贾先翠,汪莉,等.急性心肌梗死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的疗效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4):8-10.
[3]王创国.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对心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0):40-42.
[4]程龙.低分子肝素与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10-11.
[5]许鹏,许莉萍,卢建东,等.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J].医疗装备,2016,29(3):123-125.
[6]张瑜.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26(43):120-121.
[7]李根区,王海燕.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18,39(2):141-142.

企业信誉保障

企业信誉保障

工商可查,网站备案可查

售后服务保障

售后服务保障

一对一跟踪,确保零错误

客户信息安全

客户信息安全

客户资料严格管理和保密

无条件退款

无条件退款

发表不成功全额退款机制

期刊质量保障

期刊质量保障

正规期刊,全文网上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