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投稿指南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欢迎光临本站!
 药理医学论文
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发布时间:2023-07-24 点击: 发布:本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9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预混胰岛素降糖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指标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 hPB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两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确切,可降低血糖水平,加快神经传导速度。
关键词:利拉鲁肽;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为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在早期发病阶段不易被察觉,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感觉丧失、自发性疼痛等,后期治疗效果较差,易引起足部及皮肤感染、溃疡、坏疽等,也是导致患者截肢和残疾的主要原因[1]。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了社会医疗负担。利拉鲁肽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受体激动剂,是近年糖尿病治疗领域的热门药物,研究发现,GLP-1可以直接保护和滋养周围神经系统,为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2]。本文旨在探讨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9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46~74岁,平均(60.75±10.26)岁;糖尿病病程1~16年,平均(8.62±2.31)年。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7~74岁,平均(60.68±10.34)岁;糖尿病病程1~16年,平均(8.70±2.34)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确诊为2型糖尿病及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3];(3)存在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感觉异常、神经痛、麻木等。
排除标准:(1)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病变,如维生素B12缺乏、酒精性神经病等者;(2)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3)曾接受过利拉鲁肽或类似药物治疗者;(4)孕期或哺乳期妇女;(5)伴有其他严重疾病或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者。
方法:观察组采用利拉鲁肽注射液(生产厂家:诺和诺德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60037)皮下注射,初始剂量为0.6 mg/次,1次/d,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在1周后将剂量调整为1.2 mg/次,1次/d。根据血糖及患者耐受情况,最大剂量为1.8 mg/d,如果患者在增加剂量后出现不良反应,如明显胃肠道症状等,则按照原先的剂量给药,空腹血糖(FBG)的目标是4.4~7.0 mmol/L,餐后2 h血糖(2 h PBG)的目标是<10 mmol/L。对照组采用预混胰岛素降糖治疗,选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30R[生产厂家: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153001]治疗,早、晚餐前皮下注射,初始次剂量为10 U,根据血糖监测结果适当调整胰岛素用量,FBG的目标是4.4~7.0 mmol/L,2 h PBG的目标是<10 mmol/L(期间需注意有无低血糖反应)。两组均持续治疗12周。
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血糖指标,包括FBG、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2)比较两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分别测定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血糖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FBG、2 h PBG、Hb 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Hb 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 h PB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指标比较(±s) 
两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治疗前,两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s,m/s)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在排除其他疾病因素影响后,所表现出的周围神经功能症状,主要表现为感觉神经功能障碍,患者有明显的感觉缺失等,且会有持续性疼痛感,伴皮肤难治性溃疡病变等,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4,5]。
临床关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既往认为其与氧化应激反应相关,通常采用甲钴胺等进行治疗,通过促进叶酸代谢抑制神经病变的持续发展,虽然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无法改善氧化应激反应造成的损伤,所以临床一直致力于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利拉鲁肽是一种GLP-1受体的激动剂,在血糖升高时提高细胞内环磷腺苷水平,从而促进胰岛素的释放[5]。当血糖浓度下降并趋于正常时,胰岛素分泌减少,利拉鲁肽还可以降低葡萄糖依赖性,减少胰高血糖素的分泌[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2 h PB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 h PBG是指进餐后2 h血浆葡萄糖水平,是评估糖尿病控制的重要指标。观察组2 h PBG低于对照组,说明利拉鲁肽可以有效降低餐后血糖水平,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
神经传导速度是临床中用于评估周围神经传导功能的无创性检查,能够准确测量患者的神经传导频率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如果患者髓鞘、轴索等出现病变,神经传导速度会明显异常[7,7]。神经传导速度的评估能够客观准确的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可量化优势,且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治疗后,观察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确切,可降低血糖水平,加快神经传导速度。
 
参考文献
[1]陈频,林露徐向进,等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重度脓疱型银屑病患者-例[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9,11(8);555-557.
[2]王晓洲,吴仰帆,栾晓军利拉鲁肽对肥胖T2DM患者促炎抗炎系统及左心舒张功能的影响[J]医学信息.2021,34(22):145-147.
[3]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2型糖尿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9,18(9);:810-818.
[4]李欣,邱伟,邹慧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J].临床医学2019,39(8):104-106.
[5]刘丰民,乌仁塔娜,章江南.利拉鲁肽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20,26(36):135-137.
[6]曹艳.浅谈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2):95.
[7]张晶利拉鲁肽联合西格列汀对糖尿病患者血清IL-6、TNF-a及hs-CRP水平的影响[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0,28(S1):29-31.
[7]杨锡泉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J]中外医疗,2018,37(35):78-80.
企业信誉保障

企业信誉保障

工商可查,网站备案可查

售后服务保障

售后服务保障

一对一跟踪,确保零错误

客户信息安全

客户信息安全

客户资料严格管理和保密

无条件退款

无条件退款

发表不成功全额退款机制

期刊质量保障

期刊质量保障

正规期刊,全文网上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