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投稿指南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欢迎光临本站!
 医学检验论文
ICU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应用亚低温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布时间:2021-06-16 点击: 发布:本期刊
摘    要:目的 分析ICU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应用亚低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ICU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额外接受亚低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卒中评分、认知能力,评估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00%(27/30)、对照组为73.33%(22/3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χ2=11.525)。两组患者卒中评分、认知能力治疗前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卒中评分为(17.75±1.23)分、认知能力为(24.73±2.33)分。对照组患者卒中评分为(21.84±1.71)分、认知能力为(20.49±2.16)分。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33.104、14.932)。结论 ICU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应用亚低温治疗,治疗有效率高,患者卒中评分、认知能力改善明显。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 亚低温治疗 卒中评分 认知能力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指以高血压为原发疾病,引起患者脑底小动脉病理性改变,多见于中老年群体,男性发病率偏高,可致死。该疾病病因复杂,直接诱因包括情绪的波动、强体力劳动、过度用脑等[1]。目前各地医疗机构均主张给予早期治疗以控制病情,分析认为常规治疗方式存在不足,患者的卒中评分、认知能力水平依然不理想[2]。亚低温治疗通过物理方法,将患者体温下降至30~35℃,减缓患者的脑组织局部代谢,预防患者脑组织的损伤,可避免患者脑神经功能受到损伤,在ICU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诊疗中效果显著。就此,为观察亚低温治疗的临床效果,本文于我院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ICU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就亚低温治疗与常规治疗的价值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ICU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8~72岁,平均(63.18±4.32)岁。豆纹动脉破裂患者12例,丘脑穿通动脉破裂患者11例,其他患者7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9~71岁,平均(63.15±4.34)岁。豆纹动脉破裂患者13例,丘脑穿通动脉破裂患者10例,其他患者7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国多学科诊治指南》(2020)中的诊断标准,患者与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恶性肿瘤、精神疾病的患者,排除中途退出患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给予患者吸氧辅助,控制氧流量1~2 L/min。监测患者颅内压,应用降压药物进行颅内压的控制。治疗期间患者保持卧床休息,持续14~28 d,期间避免情绪波动。对于水电解质失衡患者,积极予以纠正,可做钾、钠、糖分的补充。病情较重患者,可补充人血白蛋白和氨基酸,维持患者血糖在标准值左右。出现脑疝的患者,应酌情予以二次手术治疗。实时了解患者的基本体征指标,包括呼吸频率、心率和血压等,如患者意识清醒,应保持沟通,了解患者瞳孔、意识情况,根据各类病情、体征指标变化给予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亚低温治疗设备,给予亚低温治疗。将设备放置于病床一侧,与患者背部、躯干接触,并应用冰毯、冰帽进行物理降温。持续进行7 d治疗,应用红外设备测定患者体温,确保患者体温稳定在35℃左右。
1.2.2 卒中评分和认知能力测定方法
分别于患者发病时、治疗后进行卒中评分和认知能力的测定和统计。应用NIHSS量表和老年认知功能量表进行调查,获取单组患者结果平均值作为标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卒中评分、认知能力,评估治疗有效率。卒中评分以NIHSS量表表达,得分越低,表明患者预后越好;认知能力以老年认知功能量表表达,得分越高,表明患者认知能力越理想。另外,评估两组治疗有效率,标准如下:患者的卒中评分(NIHSS)降低不少于3分,意识清醒或基本清醒,为显效;患者的卒中评分降低达到1分,意识较发病时有所恢复和好转,为有效;其余为无效。有效率和显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卒中评分、认知能力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卒中评分、认知能力水平接近;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各指标结果较为理想。见表1。
表1 患者卒中评分、认知能力(分,±s)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见表2。
表2 患者治疗有效率[n(%)]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男性发病率偏高,冬季和春季发病率较高[4]。其主要病理性改变出现于患者脑底部小动脉,影像资料可见动脉血管壁出现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变化、局部出血,也可见组织坏死,大部分患者可见血管扩张和瘤状物[5],其中豆纹动脉破裂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丘脑穿通动脉破裂等。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可致命,各地医疗机构普遍重视给予及时救治。此前学者研究发现,常规治疗模式下,治疗有效率多在70%左右[6]。患者的血管活性因子水平偏高。在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33%,血管内皮素、血管加压素水平也较高。
从致病机制上看,脑出血症状出现后,患者脑组织和神经功能出现损伤和障碍,影响细胞间的正常活动,导致代谢产物的滞留,超氧阴离子等物质无法常规代谢[7]。与此同时,机体炎性因子因组织损伤开始大量释放,进入血液中,上述作用导致患者出现全身症状和意识障碍[8]。炎性因子可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增加其通透性,随之产生脑水肿等症状,而钙离子的流失、自由基作用则会加重上述临床病情[9]。亚低温治疗的主要作用在于,降低脑组织以及机体其他组织的氧需求量,缓解包括水肿在内的基本症状,在患者的血管功能得到保护后,其卒中评分、认知能力等可以得到改善。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卒中评分与认知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证实亚低温治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亚低温治疗还可以改善机体代谢情况,使乳酸等代谢物的堆积问题得到控制,从而使内源性有害物质的生成和释放总量速率下降,患者神经和血管组织损伤减轻,炎性因子水平下降,进而使病情得到综合改善[10]。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亚低温治疗可提升治疗有效率10%左右[11],患者的卒中评分、认知能力水平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12]。本研究结果与此一致,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0.00%,和对照组相比,卒中评分显著减少,认知能力评分显著增加。
综上所述,ICU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应用亚低温治疗,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患者卒中评分、认知能力改善明显。后续工作中,应在患者机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给予亚低温治疗,同时积极进行病情跟踪和体征分析,确保患者疾病得到有效控制,提升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潘德锐,周赤忠.亚低温治疗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微创术后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47(6):708-712.
[2]宋子英.微创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1(2):198-201.
[3]李小山,谭涛,潘晶晶,等.头针干预联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细胞凋亡蛋白表达及神经损伤改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9):1-7.
[4]刘桂祥,刘孝飞.亚低温治疗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颅内压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4):84.
[5]张玲,单冰燕.依达拉奉联合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9,14(3):36-39.
[6]罗建平,沈益金,吴爱祥.尼莫地平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35(1):6-9.
[7]臧汉青,张姗姗,刘亚辉,等.早期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清除血肿结合亚低温方案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东方药膳,2020(24):139.
[8]张姗姗,王娜.微创碎吸术及微创碎吸术联合亚低温脑保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效果分析[J].东方药膳,2020(24):144.
[9]侯士明.探究亚低温治疗ICU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9):108.
[10]蒋麦洪.亚低温联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20):36-38.
[11]宗留义.经侧裂手术联合亚低温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0,44(4):439-441.
[12]薛立果,徐延德,宋家栋,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1):1-3.

企业信誉保障

企业信誉保障

工商可查,网站备案可查

售后服务保障

售后服务保障

一对一跟踪,确保零错误

客户信息安全

客户信息安全

客户资料严格管理和保密

无条件退款

无条件退款

发表不成功全额退款机制

期刊质量保障

期刊质量保障

正规期刊,全文网上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