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投稿指南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欢迎光临本站!
 生物医学论文
血塞通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性缺血眩晕的效果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26 点击: 发布:本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血塞通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性缺血眩晕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南通市海门区海门港新区中心卫生院收治的80例后循环性缺血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应用倍他司汀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血塞通治疗。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全血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全血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治疗前,两组右椎动脉、左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右椎动脉、左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2)。结论:血塞通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性缺血眩晕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提升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关键词:后循环性缺血眩晕;血塞通;倍他司汀;
 
后循环性缺血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也被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最常见的症状为眩晕[1]。若患者病症较轻,则会有头晕目眩的症状;若病症较重,则会有站立不稳的表现,对患者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2]。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后循环性缺血的药物为倍他司汀,其具有良好的扩张血管作用,并对血液凝固产生一定的抑制效果,但单一用药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3]。血塞通的成分以三七总皂苷为主,是一种中成药,对血液循环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4]。本研究旨在探讨血塞通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性缺血眩晕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南通市海门区海门港新区中心卫生院收治的80例后循环性缺血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47~77岁,平均(58.65±3.24)岁;病程1~7年,平均(4.20±1.03)年;体重55~84 kg,平均(67.25±3.59)kg。联合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48~75岁,平均(58.57±3.35)岁;病程1~8年,平均(4.17±1.10)年;体重56~85 kg,平均(67.34±3.63)kg。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1)符合后循环性缺血眩晕标准者[5];(2)认知功能正常,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签字确认者;(3)临床资料完整者。
排除标准:(1)对研究所用药物存在过敏史者;(2)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3)合并脑出血者;(4)中途退出研究者。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根据其实际病情开展常规治疗,包括改善微循环、生命体征监测等。常规组应用倍他司汀(生产厂家: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473)治疗,取40 mg倍他司汀与250 m L 0.9%氯化钠注射液充分融合,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1次/d。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血塞通(生产厂家: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3020663)治疗,取600 mg血塞通与250 m L 0.9%氯化钠注射液充分融合,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全血黏度,均经血液流变学仪(生产厂家:重庆天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型号:MVIS-2015)测定。(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包括右椎动脉、左椎动脉、基底动脉,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生产厂家:杭州远想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型号:TCC-02)检查后获取。(3)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价眩晕症状积分,症状从轻到重评为0~30分。a.痊愈:各项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症状积分降低幅度≥95%;b.显效:各项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症状积分降低幅度≥70%且<95%;c.有效:临床症状缓解,症状积分降低幅度≥30%且<70%;d.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或加重,症状积分降低幅度<3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全血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全血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见表1。
表1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两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治疗前,两组右椎动脉、左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右椎动脉、左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见表2。
表2 两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s,cm/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2)。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讨论
后循环性缺血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一,是导致眩晕的重要因素,以中老年群体高发[6]。该疾病产生的机制较为复杂,现有研究认为其与血液黏度升高、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关系密切[7]。当以上症状出现后,会导致患者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下降,进而诱发微血栓、血液高凝等问题,致使脑组织灌注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而不断减少,从而对其前庭功能造成影响,出现眩晕症状[8]。一旦出现眩晕症状,会使患者身体体液因子出现异常,进而增强应激反应,进一步加重病情[9]。
倍他司汀是临床常用药物,为组胺受体激动剂,能够对椎-基底动脉产生扩张作用,确保脑部及周围血液循环量得到提升,使患者血压水平得到良好控制,进一步改善血管收缩、痉挛状态,使眩晕症状得以改善[10]。血塞通为中成药,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具有疏通脉络、活血化瘀的作用,对改善心肌缺血、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均起到积极作用[11]。在此次研究中,常规组应用倍他司汀治疗,联合组应用血塞通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后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全血黏度均低于常规组,右椎动脉、左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分析原因:中医后循环性缺血眩晕纳入“眩晕”范畴,认为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病后体虚、跌扑损伤有关[12]。血塞通中三七总皂苷的功效主要包括止痛、活血化瘀、止血等[13]。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三七总皂苷还具有改善脑缺血损伤、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抗血栓等作用[14]。将其与倍他司汀联合应用,能够充分发挥中西药的治疗优势,促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使治疗效果显著提升[15]。
综上所述,血塞通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性缺血眩晕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提升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企业信誉保障

企业信誉保障

工商可查,网站备案可查

售后服务保障

售后服务保障

一对一跟踪,确保零错误

客户信息安全

客户信息安全

客户资料严格管理和保密

无条件退款

无条件退款

发表不成功全额退款机制

期刊质量保障

期刊质量保障

正规期刊,全文网上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