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投稿指南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欢迎光临本站!
 基础医学论文
间隙与持续性蓝光照射在黄疸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
发布时间:2021-08-17 点击: 发布:本期刊
摘    要:目的:探究间隙性蓝光照射和持续性蓝光照射在黄疸新生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0月-2020年7月收治黄疸新生儿12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给予间隙性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隙性蓝光照射和持续性蓝光照射在黄疸新生儿治疗中的效果基本相同,但间隙蓝光照射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加安全可靠。
关键词:间隙性蓝光照射 持续性蓝光照射 黄疸 新生儿

新生儿黄疸是指出生时间未满28 d的新生儿皮肤、眼睛巩膜和黏膜被明显黄染,该疾病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出现异常,>57 mg/dL,使患儿体内的胆红素指标升高,从而引发黄疸症状。黄疸在新生儿中非常常见,虽然大部分新生儿黄疸预后良好,但是由于未结合胆红素具有一定的毒性,会损害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和正常发育极为不利,严重时会降低新生儿的智力发育和四肢协调能力,从而对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甚至还会导致患儿死亡,临床上被称为胆红素脑病,因此必须进行有效控制和治疗[1]。当前,临床上针对黄疸新生儿的治疗主要使用药物治疗方法,然而效果并不明显。在此基础上,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7月收治的黄疸新生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间隙性蓝光照射和持续性蓝光照射在黄疸新生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8年10月-2020年7月收治黄疸新生儿120例,患儿全身的皮肤、眼睛巩膜和黏膜均有不同程度黄染;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早产儿11例,足月儿49例;年龄2~26 d,平均(7.9±3.1)d。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早产儿8例,足月儿52例;年龄1~25 d,平均(7.6±2.9)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1)先对所有患儿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具体治疗方法:给予患儿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剂量为5 mg/(kg·d),分早、中、晚3次服用;蜡样芽孢杆菌活菌片,剂量为0.3 g/(kg·d),分早、晚2次服用。如果患儿出现感染症状,及时提供适量抗生素;如果患儿出现贫血症状,应及时为其输血。(2)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持续照射10~20 h后,间隔9~11 h,持续治疗3~5 h后,连续治疗5 d;(3)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间隙性蓝光照射治疗:持续照射4~6 h后,间隔3~5 h,连续治疗5 d。在患儿入院接受治疗时、每日治疗后、整个治疗结束后,分别监测两组患儿总胆红素和血清间接胆红素,同时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精神状态和不良反应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腹泻、发热及其他。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患儿胆红素改善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1)痊愈:患儿血清胆红素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皮肤、眼睛巩膜和黏膜黄疸症状完全消失,且患儿无任何不适感;(2)显效:患儿血清胆红素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稍微有浮动,皮肤、眼睛巩膜和黏膜黄疸症状明显改善;(3)有效: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有所下降,但是还未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患儿皮肤、眼睛巩膜和黏膜黄疸症状有所改善;(4)无效: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皮肤、眼睛巩膜和黏膜黄疸症状未见改善,病情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n(%)]

两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讨论

调查显示,在新生儿中,有一半以上的足月儿会在出生1周内出现黄疸,有80%的早产儿会在出生2 d内出现黄疸症状[2]。按照新生儿黄疸症状出现的时间、血清胆红素升高水平和黄疸症状消失的时间,可以将其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新生儿症状较轻,主要在面颈部和四肢,大多呈浅黄色,一般不需要进行诊疗就能自行消退,通常在新生儿出生2~3 d出现,5~7 d逐渐消失,最长不会超过14 d即完全消退。病理性黄疸的病情发展较快,临床症状长期难以消退或反复出现,患儿大多伴有哭闹、精神状态差、吃奶困难等情况,甚至出现抽搐,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必须争分夺秒立即就医。病理性黄疸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三方面:(1)胆红素水平过高,患儿体内的大部分红细胞受到损坏,肠肝循环增加,造成患儿的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水平上升,胆红素水平过高主要是由于红细胞大量增多、感染、同族免疫性溶血和红细胞酶缺陷等原因造成;(2)肝脏胆红素代谢异常,因为患儿的肝细胞摄取未结合胆红素的作用越来越小,使得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水平越来越高,肝脏胆红素代谢异常的主要原因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缺氧、感染、Crigler-Najjar综合征等;(3)胆汁排泄异常,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或单管受到阻碍,就会导致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胆汁排泄异常的主要原因有先天性代谢性缺陷病、胆管阻塞和新生儿肝炎等。新生儿的血脑屏障发育还不成熟,如果黄疸指数太高,极易损害患儿的中枢神经,黄疸对新生儿大脑的损害是无法弥补的,因此加强治疗十分有必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蓝光照射这一方法在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上越来越普及,该治疗方法操作简单,而且治疗效率较高,通过蓝光照射能够将患儿的胆红素分子有效吸收450 nm的蓝光,从而产生异构反应,实现从原来的IXaZ型到现在的IXaE型的转变,IXaE型胆红素易溶于水,能够通过胆汁排泄到肠腔内,再从尿液排出,从而有效降低患儿的胆红素水平。虽然常规药物治疗和喂养干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症状,但是治疗过程较长、见效较慢,间隙性蓝光照射治疗和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能够明显缩短治疗时间。与此同时,新生儿的排热功能还不完善,持续性蓝光照射很容易导致新生儿出现皮疹和发热等症状,同时照射后的代谢物排泄还会加重对患儿肠壁的刺激,导致新生儿腹泻[3]。间隙性蓝光照射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对姊妹染色体和红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酶的损害而造成溶血,从而将对患儿生理节奏和体温波动的影响降到最低,不仅能够避免患儿肠道中的乳酸酶活性受到抑制,还能预防因长期照射治疗而导致患儿出现皮疹、发热、腹泻等不良反应,预后更加理想[4]。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间隙性蓝光照射治疗和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的效果基本相同,二者均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间隙性蓝光照射治疗,能够更好地控制和避免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5]。
综上所述,间隙性蓝光照射和持续性蓝光照射对黄疸新生儿的治疗效果均非常显著,但是比起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间隙性蓝光照射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更加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姜凯,王广州.持续蓝光照射和间隙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罕少疾病杂志,2017,24(2):46-47.
[2]甘霞.间隙和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4):109.
[3]夏宁.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7,7(2):21-22.
[4]李惠.间隙和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对比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1):9952-9953.
[5]常晓.间隙性和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0):47-48.

企业信誉保障

企业信誉保障

工商可查,网站备案可查

售后服务保障

售后服务保障

一对一跟踪,确保零错误

客户信息安全

客户信息安全

客户资料严格管理和保密

无条件退款

无条件退款

发表不成功全额退款机制

期刊质量保障

期刊质量保障

正规期刊,全文网上收录